查看原文
其他

构建美的权力,握在谁的手里?丨从媒体看整容

爱与生命管理 爱与生命 2022-04-15



(文末含抽奖福利)

你最近一次看到或听到“整容”这个词语是在什么时候?


是在妇女节的电梯广告里,看见的“女神节特惠”,是寒假过后,偶然发现一位单眼皮朋友成了双眼皮,是某天经过的一家整形医院,还是综艺节目中嘉宾的整容玩笑?


喜剧演员金靖接受采访时,

幽默地回答记者关于整容的问题

(图源:优酷视频)


2018年,《江西晨报》的一篇报道[1]曾引发广泛讨论:


“我们班一共32个人,以前是单眼皮的女生几乎全都割了双眼皮,有几个男生也去割了,现在班里单眼皮只剩下七八个人。”成都高二学生小曾说。今年暑假,小曾也终于去割了双眼皮,“完成了一个心愿”。


记者了解到,暑假期间,不仅割双眼皮手术火爆,隆鼻、削下巴等整容手术也受到学生群体的青睐,有的是孩子要求进行整容,有的是家长主动带孩子去整容。


近年来,整容逐渐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这折射出日益蔓延的社会审美焦虑。


报道的真实性仍有待商榷,但是不得不承认,从“整容”到“医美”,为了形象美而接受相关手术治疗,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数字媒体时代的今天,媒体的报道陈述整容的利弊,传递当下的审美观念;同时,媒体也成为影响我们对整容看法的重要来源之一。我们围绕着媒体中的整容信息以及相关研究,做了一次小小的整理和分析。


本文部分观点和论据编译自Shaojing Sun等于2020年发布的文章《Benefit-Seeking or Risk-Taking? Examining the Portrayal of Cosmetic Surgery in Chinese News, 2000–2019》;部分来源于其他媒体、学术分析、行业研究。


一、美,一种景观,一种压迫


整容手术(Cosmetic surgery,简称CS)指任何有创性的手术,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更理想的外观。这一术语的定义宽泛,经常与“整形手术”和“修复外科手术”等专业术语互换使用。


“整容”一词在当代中国的使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然而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整容才逐步进入公众视野。2021年,整容越来越成为活跃度极高的话题之一。


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到 “整容”与“整形”一词在现代汉语史中的应用历程[2][3]。


检索式“整容”与“整形”的频次对比

(语料信息来自BCC语料库)


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ISAPS)2018年的报告,全球整容手术病例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4]。2018年,中国实施了2300多万例整容手术,超过美国,位居全球首位,其中涉及青少年的手术超过5.5万例。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也推动了国际整容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10]。


在中国,流行的外科手术包括双眼皮手术、隆胸、下巴整形等,消费者的平均年龄在24.45岁左右。90后是目前整容手术的最大消费群体,但也在向低龄化扩展[10]。


“现在都微调啊,打针啊”“怎么了有什么不敢承认的”

女团成员赵小棠对于医美问题直言不讳

(图源:百家号)


整容手术不仅是一种医学现象,更是根植于历史文化背景中的社会现象。


西方整容手术的兴起是由文化、媒介、人际关系的宏观和微观变化共同推动的。例如,公众从对好看的名人的关注转向对他们自己的身体部位的不满。


影响中国女性渴求整容手术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文化价值观和媒体报道。


整容类节目,可作为观察媒体内容对人们行为影响的侧切面。2005年,中国首档以女性艺人整容为题材的整容真人秀电视节目播出,一股整容真人秀节目热开始席卷国内外荧屏。


郭方圆上韩国整形节目《Let美人》

(图源:新浪娱乐)


2007年,克罗克特(Crockett)等的研究发现,经常看整容类节目的整容者更有可能进行整容手术[5]。这些节目所引发的整容手术需求的增加,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能通过媒体,更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


近年来,单纯的“美容手术改造”类节目已经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我们拥有了微博、朋友圈等交流方式,在更为迅速地获取关于形体美的信息的同时,也能更为自由地参与到对美的表达和讨论中。


这也让我们更多暴露在了视觉景观中。社交媒体犹如放大镜,对美——尤其是主流审美——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彰显和强调。从明星到身边的朋友,纷纷展示着精心修过的自拍,挑战锁骨放硬币、A4腰。


杨幂率先挑战漫画腰,引发争议

(图源:微博)


在这样颜值焦虑和身材焦虑近乎溢出屏幕的情况下,“全民爱美”逐渐走向“全民造美”。


无滤镜不自拍,无P图不分享已是发布朋友圈底线,水光针、玻尿酸等医美产品因见效快、价格相对便宜而销量火爆,整容行业甚至出现了“精灵耳”“小腿肌肉阻断术”等匪夷所思的整容手术。


在外貌愈发成为景观的当下,美是一种荣耀和特权,也同样可能造成一种“美的压迫”,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资本的借口。


二、美,一些引导,一些映射


翻阅一篇篇各平台媒体整容的报道,其中折射出的不止是人们对于整容看法的不一,也展现出了人们整容行为背后的原因和目标。


首先,不同的媒体导向可能使得中国媒体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和构架整容手术,如以“硬”新闻为主的政府主办媒体和以“软”新闻为主的市场导向媒体传递着关于整容的不同观点。


2015年的一项研究比较了《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报》自2010年到2014年的共63篇关于整容的报道[6]。《人民日报》中整容报道占比最高的主题是“整容事故及原因”,而《南方周末报》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整容技术的先进性与发展”


在对整容的态度上,《南方周末报》持有的态度更加正面,占其整容报道总数的60%,远高于《人民日报》的5.56%。


实际上,媒体的报道方式、报道内容,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整容的态度、引导我们对整容的侧重关注点。媒体报道的不同内容,既反映出现实中人们的观点,又进一步塑造着人们的观点。


以《南方周末报》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从前中国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保守观点,表达出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理解,展现出整容的安全性、可行性、合理性。


如今自媒体更加盛行,小红书、抖音上不乏整容大V,专门讲解和推荐不同的整容手术,这更强调了整容的个体选择性,背后也不乏广告主等利益方的推手。


(图源:整容,谁说了算?

——媒介变迁与话语权力的博弈)


另一方面,媒体的报道反映出人们整容背后的原因。引起整容手术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自尊、自信(尤其是职业信心),占61%,其次是媒体或朋友的影响,约占16%,较少有人是为了达到理想中的美而进行手术[10]。


在职场中,“好看”已经成为一种资本。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如此之大,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将外表视为一种杠杆,求助于整容以增加获得好工作的资本。


“靠脸吃饭”的演员、网红等为了更上镜而选择整容,生活中的普通人也不乏有为了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而选择整容。


一位名为恒恒的男孩整容后,在韩餐馆门口迎客的视频被发到网上,上了当天的热门推荐。他坦言道,整容后找兼职更容易了,也能比以往拿到更多酬劳[7]。


整形后的恒恒

(图源:真实故事计划)


总体来看,职业发展成为影响中国消费者整容的主要动力。


另外,媒体更倾向于讨论手术对整容者的身体影响,而忽略了整容对心理和人际关系上的影响,而它甚至可能超过了物理影响。


去年,一女子在隆鼻手术失败以后心理几近崩溃,站在天台上欲跳下,向消防员哭诉“女生的脸比命都重要,我接受不了,我活不下去!”所幸,最终她成功被消防员救下。


女子因整容失败心理崩溃欲跳楼被救下

(图源:微博)


可能整容技术在逐渐到位,但与整容配套的心理健康、美学教育等相关服务,仍然有很大进步空间。


三、美,一种期望,一种建构


整容相关的媒体报道中,对于两性的报道存在数量和侧重点上的差异。在Shaojing等研究者选取的2010年至2019年中215例整容相关的报道中,男性和女性整容者分别占16.7%和82.3%。


报道男性整容者时,报道手术成功占比更高,而女性整容者的手术失败占比则较高,其背后的原因可能与女性的整容手术相较于男性种类更多、难度更高有关。


根据该研究的数据,实际市场上整容消费者的男女比例和媒体报告中的男女比例基本一致。整容消费者中女性远高于男性数量的一种解释是,女性比男性整容的动机更加强烈,尤其体现在职业发展的动机方面。


中国老板更可能在招聘公告中对女性的外貌设定期望,“相貌端庄”“身材苗条”“皮肤白皙”等词语在各岗位的招聘广告中并不少见。


智联招聘在2021年发布的调查中,54.2%的女性表示对自己的外貌感到焦虑。在“长相如何并不重要”这一选项中,男性的选择率高达35.9%,而女性的选择率仅为18.4%[8]。


虽然女性的颜值焦虑相较于男性更加普遍,但是近年来,外貌的凝视也越来越多地落在了男性身上,选择做整容手术的男性数量正逐年上升


根据国际整容外科协会数据统计[4],2016年女性进行了2036.3万次整容,占到整容总数的86.2%;男性进行了超过326.4万次整容,占整容总数的13.8%。几年前,整容外科门诊几乎看不到男性的身影,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男性走进了手术室。


(图源:韩剧《天使的诱惑》剧照)


而当男人们下决心改变自己的样貌时,他们愿意支出的费用超乎想象。根据福布斯中国《2020年医美行业白皮书》的调查结果,男性医美消费者平均一单花费7025元,是女性的2.75倍[9]。


对于男性而言,整容是一种机遇,同时也会带来压力。


过去,与女性的整容目标相反,大部分的男性在选择整容时往往会希望自己的线条更硬朗、气质更阳刚。他们调整通过吸脂让下颌线更明显,将山根垫高让鼻梁更挺拔,通过植发改变自己显得奶气的圆钝发际线……他们更关心自己能不能看起来“更具有阳刚之气”[7]。


如今日渐多元的审美,也丰富了男性在整容时的目标导向。为了迎合当下的“精致”审美,一部分男性也逐渐接受白皙、细嫩的皮肤,“小奶狗”式的大眼睛,日本、韩国男团成员瘦削单薄的身形,并在整形时逐渐往这个方向靠拢。


比之“阳刚帅哥”,精致美貌相对来说更不具有攻击性,在当下环境里对一部分女性而言更有吸引力。


相比女性,男性选择整容时,需要面对更多的舆论压力。“被包养”“娘”“渣男”等等难听的词语层出不穷,整容的男性被社会对他们所谓“要男子气概”的要求压得喘不过气。


在去年的脱口秀大会中,张骏也吐槽了生活中的“男子气概焦虑”。不可以打伞、不能涂防晒霜、不能敷面膜,整容就是同性恋,医美就是娘炮……社会对男性的“男子气概要求”,似乎剥夺了一部分男性追求变精致的权利。


脱口秀演员张骏谈男子气概焦虑

(图源:腾讯视频)


精致也好,阳刚也好,种种审美表面上只是在评价美,实际上却包含了社会对性别气质的期待。美的评判标准在不同群体、地区和时间段的流变,恰恰说明了美是复杂的,并部分是被建构出来的。


整容固然有着消费者自身的主体性,但正如Shaojing研究中提到,西方消费者整容主要原因是向荧幕中的明星看齐;中国消费者则多为职业发展而去整容,这两种原因都是我们服从于社会建构(social construction)而做出了“美”的选择。


 “美”的判断和构建美的权力何时能完全交付给个体本身?也许明天,也许永远不。



等等,这里还有一个免费抽奖活动!

今天是女性周的末尾

但不会是我们写作女性议题;

关心女性命运的终点

爱与生命联合钢笔品牌魶沃NAHVALUR一同为大家准备了丰厚的礼物

点击“阅读原文”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打开微博抽奖


本次奖品包括:

1、三支NAHVALUR提供的Key west海岸尽头系列钢笔

2、爱与生命和魶沃共同为大家挑选的八本书籍

(书目见下图)



步履不停,思考不止,愿我们拥有智慧与勇敢,愿我们早日靠近自由。


参考文献

(滑动查看)

参考文献:

[1] 整容低龄化调查:高中一个班几乎所有单眼皮女生全割了双眼皮[N]. 江西晨报,2018-09-11, http://k.sina.com.cn/article_1968407017_755381e904000dm6g.html

[2] 荀恩东, 饶高琦, 谢佳莉,等. 现代汉语词汇历时检索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 中文信息学报, 2015, 29(3):169-176.

[3] 荀恩东, 饶高琦, 肖晓悦, 臧娇娇. 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J],语料库语言学,2016(1).

[4] 2017年全球整形美容总数量、性别差异及主要手术类型【图】 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1709/561742.html

[5] Crockett, R.J.; Pruzinsky, T.; Persing, J.A. The influence of plastic surgery “reality TV” on cosmetic surgery patient expectations and decision making. Plast. Reconstr. Surg. 2007, 120, 316–324.

[6] 宋姝琳.(2015).整容,谁说了算?(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1601&filename=1015406632.nh

[7] 中国男孩们开始整容 https://mp.weixin.qq.com/s/RjCEzYMLx16SPdU6N4tVBw

[8] 能力还是颜值?智联招聘:54.2.% 职场女性有容貌焦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351509410072476&wfr=spider&for=pc

[9] https://forbes-web.oss-cn-hongkong.aliyuncs.com/2020%E4%B8%AD%E5%9B%BD%E5%8C%BB%E7%BE%8E%E8%A1%8C%E4%B8%9A%E7%99%BD%E7%9A%AE%E4%B9%A6.pdf

[10] Sun, S., He, J., Yang, X., & Wang, F. (2020). Benefit-Seeking or Risk-Taking? Examining the Portrayal of Cosmetic Surgery in Chinese News, 2000-201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8(1), 48.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8010048



撰稿丨卓新 明霞

编辑丨津平 艾林 涵萱 晨曦 达生

视觉丨虾虾

排版丨橘子皮

校对丨Nana

刘文利性教育工作组 出品


 推荐文章 

(直接点击图片查看 后台回复“目录”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